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教授团队AM:全固态聚合物电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9-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请为“科研动态”设置星标(具体操作见文末动图),文章点一下“在看”,保持互动热度,就能及时收到每期推送啦。 注:文末有研究团队简介及本文科研思路分析 研究背景 社会的

请为“科研动态”设置星标(具体操作见文末动图),文章点一下“在看”,保持互动热度,就能及时收到每期推送啦。

注:文末有研究团队简介及本文科研思路分析

研究背景

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对新能源的有效利用。相比于传统的化石能源,锂二次电池等环境友好型能源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安全性高的固态聚合物锂金属电池尤其备受关注。近日,北京化工大学的孙晓明教授和刘文教授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制备了一种高性能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可充电锂金属电池(LMBs)因其高理论能量密度高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传统的LMBs因使用液态有机电解质而存在许多安全问题。此外,长期的充放电也会形成大量的锂金属枝晶,引起电池内部短路甚至爆炸。因此,开发安全的固体电解质材料对进一步提高锂金属电池的机械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无机陶瓷电解质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热稳定性等优点,但它们的脆性和高界面阻抗使其难以大规模制备并在实际中应用。因此,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开发低成本、可扩展和良好加工性的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PEs)。不足的是,现有的SPEs在室温下离子电导率低,电化学稳定窗口有待进一步提高,难以满足高电压体系的需求。通常,添加无机填料或有机增塑剂是提高室温离子电导率的有效手段,但该方法往往不能保证聚合物电解质的机械强度。因此,在室温下兼备高离子电导率和高力学性能的SPEs目前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成果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孙晓明团队开发的聚合物电解质很好的缓解了上述问题。其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将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与机械性能解耦,并兼备高电压稳定性的有效策略。以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PETMP)、表面功能化MOF(Uio-66-MET)和新型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 g/mol)为原料,设计了一种硫醇支化固体聚合物电解质(M-S-PEGDA),该电解质在25 oC时的离子电导率为2.26×10-4S/cm,锂离子迁移数为0.44,电化学窗口高达5.4 V,同时具备优良的机械性能(~500% 应变,9.4 MPa拉应力)。基于该聚合物电解质组装的磷酸铁锂(LFP)、高镍三元(NCM811)和高电压钴酸锂(LCO)全电池在0.5 C和室温条件下均能长时间正常工作,表现出优异的高电压循环性能。

图1. 硫醇支化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化学组成和合成方案。图片来源:Adv. Mater.

通过DSC、机械性能和离子电导率-温度测试,来证明硫醇支化聚合物电解质兼备高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并且对比了近三年来类似的高水平工作。

图2. 聚合物电解质的物理性质测试。a)不同组分聚合物电解质的DSC分析图。b)不同组分聚合物电解质在25 ℃至80 ℃温度范围内的离子电导率。c)应力-应变曲线。插图显示了M-S-PEGDA聚合物电解质的实际拉伸现象。d)文献中报道的其他聚合物电解质的韧性和离子电导率的比较。图片来源:Adv. Mater.

在40 ℃下,磷酸铁锂-金属锂全电池(Li|M-S-PEGDA|LFP)在不同倍率下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长循环测试表明LFP全电池以0.5 C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5.6%(初始容量143.7 mAh g-1),平均库仑效率约为98%。软包电池的破坏性实验表明,在弯曲、折叠和裁剪等情况下,软包电池依旧可以正常工作。

图3. 基于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磷酸铁锂-金属锂全电池循环性能以及软包电池的安全性测试。图片来源:Adv. Mater.

这一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文献链接:

Thiol–branched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Featuring High Strength, Toughness, and Lithium ionic Conductivity for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Hangchao Wang, Qian Wang, Xin Cao, Yunyu He, Kai Wu, Jijin Yang, Henghui Zhou, Wen Liu, Xiaoming Sun

Adv. Mater.,2020, DOI: 10.1002/adma.

孙晓明教授简介

孙晓明,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2005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合作导师为戴宏杰教授。主要从事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结构调控、分离纯化、有序组装以及在能源化学中的应用。正在及曾经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截至2019年,总计发表论文202篇,引用余次。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联系人身份在Nat. Commun., PNAS, Angew. Chem., JACS, Adv. Mater.等国际材料与化学类主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5篇,总引用余次,他引>900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项,获授权22项;申请国际专利8项。于2014~2018年被Elsevier出版社评为材料学领域高被引学者,2015~2017年被英国皇家化学会选为top 1%中国高被引学者, 2018年和2019年被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选为全球高被引学者。

文章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网址: http://www.hgsjtxzz.cn/zonghexinwen/2020/0910/473.html

上一篇:培养专家型人才,打造高素质人才培育平台 —富
下一篇:加拿大50个“黄金”专业解析-数学专业

化工设计通讯投稿 | 化工设计通讯编辑部| 化工设计通讯版面费 | 化工设计通讯论文发表 | 化工设计通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化工设计通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